付费知识是互联网内容消费衍生出来的新兴产业,其原生产业来自教育、咨询和出版等行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认知冗余时代的到来,这些行业在互联网的快车上激增,最终催生了一系列付费课程、付费频道、付费测验、付费社区等付费知识产品。根据《中国知识支付产业发展白皮书2017》,知识支付是指生产者基于自己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地整合书籍、理论知识、信息等,生产标准化的付费产品。然后通过知识付费平台的支付机制将产品交付给用户。最终,这允许付费客户满足他们的需求,以丰富他们的对话并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为知识付费本质上意味着知识的接受者为获取知识付费。为知识付费允许知识的接受者间接地向知识的传播者和筛选者付费,而不是让参与知识传播链的人通过流量或广告等其他方式获得收入。互联网新产业的诞生,进一步催化了在线知识支付供需升级。海量的知识传播者和筛选者带动了网络资本的旺盛流动,造就了网络知识产业的快速发展。
2016年,迎来知识付费元年,知乎推出价值胡和知乎直播两大功能模块。2020年2019月,微信开通订阅号支付功能,公众号“付费阅读”时代正式到来,这带动了微信海外版的在线更新:引入在线知识评论社区,实现基于视频、图片、图书等媒体的付费信息资源,为知识传播链条中的更多人分享利益。27年,中国知识支付行业市场规模达到8亿美元,行业用户规模达到360.2020亿人。19年春季,在COVID-5疫情防控期间,线下实体经济遭受巨大冲击,而知识支付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此期间,1.88%的中国用户购买了付费知识产品,8.90%的中国在线学习用户购买了付费知识产品,约6%的用户表示会再次购买付费知识产品。随着国民收入的普遍增长和对知识需求的不断增长,预计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021亿元。知识付费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付费知识产业起步得更早。
2015年,《泰晤士报》等新闻媒体逐渐开始考虑新闻定价问题,并基于移动版网站、PC版等移动应用平台构建了在线知识支付平台的原型。Coursera、Udemy等全球在线教育平台于2016年开始布局。2018年,基于“社交+付费”两个维度,他们获得了20万美元的资金,这也标志着海外在线知识平台的快速发展。
然而,知识支付行业的快速发展与用户的支付意愿之间仍存在不平衡的矛盾和差距。从供给侧看,用户对网络知识质量的需求逐年增加。然而,庞大的知识付费平台扰乱了知识供应渠道,造成了知识传播链条的质的波动,导致用户在流量和广告收入方面的不满。从长期来看,线上知识支付平台相比线下知识产业和文化传播产业还是比较小的,目前行业的短期跨越式增长主要依靠互联网产业的利好支撑,甚至利用疫情危机带来的知识产业停滞期。这种增长是空心的或不温不火的。因此,知识支付平台乃至整个行业长期、根本性发展的关键是把握用户的核心需求,增强用户的粘性。这种需求和粘性的核心在于知识平台对用户支付意愿的明确,以及对用户支付行为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和分析,引导平台积极转型和提升其内在品质。通过平台与用户之间共情的发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扭转知识支付平台的脆弱性和不足性。本文将从知识接受者、知识提供者和平台三个方面分析用户支付行为的影响因素,为知识支付平台和知识提供者的决策提供参考,促进知识支付产业的和平发展。